建筑所-韓宇 著
新疆且末縣人民醫院發熱門診樓原為且末縣再就業培訓中心-醫療中心,地上一層,建筑高度6.3米,建筑面積2405㎡。因2020年新冠疫情應急要求,將培訓中心-醫療中心改造為發熱門診樓,改造后發熱門診平面功能采用“工”字形布局形式,設置PCR類檢測、醫護后勤、留觀診療三大功能,各平面功能獨立且相互協作。
圖片改造前平面圖
改造后平面圖
發熱門診樓改造有以下幾個特點:
1.從最大化改進功能使用和醫患環境優化出發。快速改造、功能切換。改造盡量不破壞外墻等外圍護結構,原結構主體全部保留,房間隔墻基本利用。利于有限的資金更多落實到醫療建設使用。本項目僅滿足最優流線情況增設一條三米寬的走廊連通供病患就醫活動,新增建筑面積僅為8.5%不到。
2.流線清晰明確,保證醫療流線通暢,人員流線保證安全合規。設計考慮患者特殊使用和就醫活動,同時關注醫院工作人員工作快捷和安全。原雙排房間雙向出入口滿足流線要求,一出入口向污染區(供病人活動或者醫療垃圾清運),一出入口向潛在污染區(醫護救治診療工作區)。病人可活動區靠外墻設置且連通,組成一個供患者休閑交流、就醫方便的舒適空間。醫護人員工作區利用中心通道,醫生可以最短距離最快時間到達兩側病房單元,潔凈區到潛在污染區醫生通過集中設置,醫生休息區和工作區附近布置,優化醫生工作環境條件提高工作效率。
3.醫護人員緩沖通道清晰明確,直接安全。從清潔區進入污染區流線一共進行了三次更衣。第一次為醫務人員進入醫務人員生活區更衣室,更換工作服后在生活區內辦公、就餐、休息。第二次為醫務人員從清潔區到治療準備區(潛在污染區)的通過式更衣換鞋,細分為一次換鞋、清洗更衣(穿手術服)、二次換鞋,然后進入治療準備區(潛在污染區)。第三次更衣為從潛在污染區進入污染區(輕癥病區、重癥病區、綜合治療區)的通過式更衣,細分為初更穿隔離服、穿防護服、輔助及風淋,然后進入輕癥病區、重癥病區、綜合治療區等污染區。從污染區進入清潔區也進行了三次更衣。第一次為醫務人員從污染區進入治療準備區(潛在污染區)的通過式更衣,細分為洗手、二脫防護服、一脫隔離服、緩沖,然后進入治療準備區(潛在污染區)的通過式更衣。第二次更衣為從潛在污染區回到清潔區的通過式更衣,細分為二次換鞋,淋浴更衣(脫手術服)、一次更衣,然后回到醫務人員生活區。第三次更衣為從清潔區離開醫院,在醫務人員生活區更衣間換回生活服裝后離院。
且末縣人民醫院發熱門診樓建筑空間布局、功能設置、醫療設備、工藝流程及醫患雙環境打造等均設計了高標準要求,為醫患雙方提供科學舒適的服務。此次設計工作使且末縣人民醫院達到標準化水平,并應對2020年突發新冠疫情,當地醫療狀況已然從“饑餓狀態”轉變為“飽和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