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二-范師來
泰州市人民醫院已有90多年的輝煌歷史,目前是泰州市最大的三級綜合性醫院。新院建設將使泰州市人民醫院的醫療、教學、科研特色得到更扎實的推進。
泰州市人民醫院周山河新院
建設用地呈較為規整的長方形,考慮到分期建設和實際使用的要求,我們選擇了從東向西有序發展的布局模式,醫療區、擴展醫療區、行政保障區和感染區,疏密相間,流線緊湊。一期規劃的醫療區位于地塊東面緊鄰東風南路一側,門急診、醫技樓、病房樓沿南北向“醫療主軸”依次展開,門急診部、醫技部間以東西向“醫療街”為界,地塊中心位置圍合形成大型中央庭院,綠化、水系、園路和小品共同構建出尺度適宜、環境宜人的就醫環境。

總平面圖
01 建立多空間交通體系保證各種流線的運行效率,保障醫院正常高效運營
主入口在用地南側的塘灣路上,門診車流由主入口直接進入地下一層大廳。門診人流則直接從入口廣場中央進入門診大廳,體檢及特需人流由廣場兩側進入體檢、特需門廳,廣場上的人車流線有效的避免了交叉。急診急救車流從東風南路入口直接進入大廳。潔凈物料和探視人流,可由祥和東路經過景觀橋橫跨向陽河進出。污物利用位于基地東北角的出口運出。車行道路沿環線設置。車位采取地面停車與地下停車結合的方式,車庫設置使用方便,就診與探視車流分區明確。

規劃結構分析圖
02 空間布局遵循醫療功能流線高效運營理念,為醫療功能提供高度融合的空間場域
采用院落式布局,圍繞中央大庭院,周邊設置了多層次的室內外庭院,將陽光,空氣引入了建筑,營造了多層次的景觀環境。為診室空間爭取了自然采光,又加大了診區間的間距,避免了交叉感染的機率。地下空間采用半開放式設計,通過采光頂引入自然光。

一層平面圖
地下室采光分析圖
功能組織:
對應疏導大型醫院復雜的人流,“醫療主軸”和“醫療街”,都是不可或缺的構成部分。門急診部、醫技部與住院部自南向北依次排開,以“醫療主軸”中心串聯,各功能空間由“醫療主軸”有機聯系,達成分而不離的效果。沿主軸上依次布置了門診大廳、導醫分診、掛號收費、住院大廳等公共開敞服務空間。門急診部與醫技部則以東西向“醫療街”為聯接體,相互對應,流線便捷。同時“醫療街”作為門診部與醫技部空間的過渡和分隔,有效明確了功能分區,達到合而有別的效果。四層通高大空間設計的“醫療主軸”和“醫療街”,通透、開敞、明亮,與室外的庭院空間相互滲透,共同構成了綠色的、流動的就診空間。在一層設置了景觀綠帶,結合休息、等候、書報亭、售品店、餐飲等,營造了舒適,安靜的就診環境。二至四層則通過空中連廊、垂直交通、自動扶梯等,高速有序的疏導醫患人流。

二層平面圖

三層平面圖

四層平面圖
03 利用新一代環保技術,打造有溫度的醫院氛圍,營造舒適宜人的使用空間和令人愉悅的工作環境
通過建筑手段提高對自然通風、陽光、景觀的利用,采用環保節能的新型材料,采用屋頂綠化、遮陽構造措施,改善建筑熱工性能。設置中水處理站,節約水資源。采用節能高效的可靠設備,可靠技術等等。在建筑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病人、醫生等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

通道千紙鶴 / 住院部電梯廳
04 典雅的建筑外觀與現代化的內部設施相結合,承載建筑功能的同時,本身也是城市形象的展示品
醫院立面造型本著簡潔簡約的原則,結合建筑體量的變化,以豎向線條為主要的建筑語匯,強調統一,有序,以線條的節奏變化凸顯個性。整體風格在強調主體建筑標志性的同時,又不失醫院建筑的安靜,人文關懷。
泰州市人民醫院周山河新院將建設成為現代化的花園式醫院,預示著該院將朝著更新更高更精更大的方向發展,新院必將成為先進的現代化醫院的代表!